English

延安鲁艺的“文化传记”

1999-12-10 来源:光明日报 《抗战时期的延安鲁艺》王培元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我有话说

每当我们听到《黄河大合唱》雄伟磅礴、撼魂动魄的旋律时,每当我们的脑海里浮现起《白毛女》悲怆刚健的舞台形象与音乐形象时,都不应忘记这些艺术瑰宝的摇篮——延安鲁艺。这所中国共产党创办并领导的文艺学院,出精品,出人才,创造了山沟里办高等艺术教育的奇迹和中国气派的文艺风范,在中国现代文学史、艺术史与教育史上,写下了光彩夺目的一页。多年以来,文学史等学术著作都给鲁艺以一定的篇幅,不少名人传记也深情地提到鲁艺,还有一些关于鲁艺的回忆录、史话先后问世,但对于鲁艺的历史与文化特质及其重要意义,显然还缺乏应有的系统研究。《抗战时期的延安鲁艺》则提供了一个系统研究的文本。这本专著以“文化传记”的形式,对鲁艺从发起、成立到发展壮大的历程做了清晰的勾勒,并抓住校园生活、教学与学风、创作与批评、从剧场到广场的戏剧发展、政治漩涡等若干重要方面与精神文化特征,进行了真实而生动的描绘与鞭辟入里的剖析,展示了雄浑壮丽的鲁艺风光。

在这里,我们可以看到当年进步青年怎样像百川归海一样,历尽艰辛、甚至冒着生命危险奔赴延安;可以看到窑洞大学一道道美丽的校园风景线:住的是窑洞,穿的是粗布衣服,吃的是小米与盐水煮土豆白菜汤或南瓜汤,油渣、小米锅巴成了难得的美味,用酸枣树嫩芽焙制的“酸枣茶”成为人们争相品味的佳茗,即使过着如此艰苦的生活,师生还保持着高昂的乐观主义精神与浓厚的学习风气,图书馆书少就抄书,照明用的土煤油质量差而且数量很有限,就到窑洞外借着月光看书,业余文化生活也丰富有趣——文学社、文艺沙龙、出墙报、办展览、游泳、滑冰、延河边的散步、周末的跳舞,还有唱不完的歌声。虽然办学条件简陋,但鲁艺作为一所高等学校却有着健全的教学体制。本书从学生来源到师资构成,从招生考试到教学内容、教学方法、教学实习及分配去向等等,都纳入了视野,展开了一幅鲁艺全景图。著者在历史图景的复原中,注意到正规化教育和社会生活“大观园”的结合,以一个个生动的事例展示了鲁艺师生深入社会、向工农学习的可贵努力及其显著成绩,也没有回避学术自由与政治要求的矛盾、知识分子与工农群众工农干部的隔膜甚至冲突;在通过何其芳的诗歌、周立波的小说与新歌剧《白毛女》等展示鲁艺的创作业绩时,也如实地指出了当时文化氛围中存在着过左的偏颇,如演唱《黄河大合唱》时对《黄河怨》的舍弃,等等。

因为要写“文化传记”,所以一些历史细节写得活灵活现,譬如冼星海亲自指挥百余人的合唱团演唱《黄河大合唱》,刚一唱完,毛泽东就从座位上跳了起来,连声称赞“好!好!好!”而气氛阴郁低沉的四幕话剧《中秋》上演后,则遭致了不少军队干部的斥责,甚至在晋西北演至中场时,台下竟响起一片“起立!向后转!”的口令声,看戏的指战员纷纷跑步退场。正是这种真实的细节描写,反映出鲁艺教学改革与文学创作走向工农兵,戏剧从剧场移至广场的历史背景。

著者把纪实写真作为“文化传记”的基本准则,为此,在访求第一手材料上面,下了很大的功夫。采访鲁艺人及其家属,赴延安实地考察,领略地理环境,体验风土人情。因而,清丽流畅的历史叙事,言之有据,扎实厚重。有些地方宁可留下空白和缺憾,也没有臆测妄断。真实地复现历史的准则,使著者在贴近历史的同时,获得了与前人追求民族解放的青春激情的共鸣,但这并未影响他以理性的眼光正视历史的舛误。著者在做历史评价时,没有偏激之辞,而是表现出理性审视的冷静与把握历史的分寸感。这样看来,这本“文化传记”不仅为我们展示出鲁艺壮美的历史景观,而且提供了值得学习的历史主义态度与历史叙事技巧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